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资讯中心  >  正文

福建再生稻研究成果亮相种业大会|世界微速讯

来源:东南网   时间:2023-04-05 11:05:13


(相关资料图)

东南网4月5日讯(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) 2日,在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——水稻产业链发展论坛上,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张建福作题为《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评价、选育与应用》的主题报告,分享了近年来我省在再生稻种质创制、栽培技术和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成果。

再生稻是利用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腋芽,在适宜的水、温、光和养分等条件下,萌发成为再生蘖,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。在光温条件“一季有余,两季不足”稻区,再生稻通过对光温资源物尽其用,实现“种一季收两季”,可提高耕地复种指数,具有增产增收、省种省工、减肥减药等优势。

以谢华安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,围绕再生稻开展了数十年的深入研究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利用再生力评价技术体系,我省育成了“内6优7075”“赣优7076”“福农优676”“Ⅱ优623”等一批集丰产、优质、抗逆、适应性好、再生力强等特性于一体的新品种,并通过审定。同时,我省还大力推广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。实践表明,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,人工成本比手工栽培减少62.0%,整体经济效益可提高2倍左右。

在尤溪县百亩连片再生稻示范基地,连续23年栽培试验数据显示,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825.7公斤,再生季平均亩产485.3公斤,两季合计亩产1311.0公斤,成功实现“吨粮田”目标。

我国再生稻生产潜力巨大。记者从论坛上获悉,目前中国潜在的再生稻种植面积达5000万亩以上,按再生季产量每亩300公斤计算,全国每年可增收150亿公斤稻谷。其中,我省是全国最适宜种植再生稻的省份之一,全省可用于种植再生稻的耕地有370多万亩。近年来,我省通过种子补贴、催芽肥补贴、加价收购等政策扶持,大力推动再生稻生产。

X 关闭

Copyright ©  2015-2022 每日造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  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