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不合格品的定义、理解、识别
(资料图片)
1、定义:
不合格品是指经检验和试验判定,产品质量特性与相关技术要求和图纸工程规范相偏离,不再符合接收准则的产品。
2、不合格品的理解
包括废品、返修品和超差利用品(也称等外品)三种产品。这里关键是质量标准,没有质量标准是无法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。
不合格的产品,一律不准出厂,这是一个企业的基本要求。
可疑产品也应视为不合格品,计量器具或检测设备失效时,所检验和试验过的产品也视为不合格品。
3、处置不合格品的方式
(1)让步接收(后工序可以补救,如粗加工后面有精加工;产品可以选配,如孔小,可以将轴也加工小点);
(2)全检(对不合格品进行100%全数挑选使用,不合格做其他处理);
(3)返工(对不合格品实施返工作业,使其符合要求,如外径偏大,内径偏小,长度偏长等);
(4)返修(特别说明,返修后的产品有可能是合格的,也有可能是不合格的,返修的目的是确保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,并非一定要合格);
(5)报废/拒收(不合格为主要缺陷或重要缺陷,不具备返工返修或让步接收条件,做报废或拒收处理)。
4、员工准确理解对应的定义并能准确的识别对应的合格/不合格:通过标准化定义、相关文件等有效配置、有效的培训。
二、合格/不合格品的标识
1、标准化的区分方法
红--报废
黄--可疑/可返工返修
绿--合格
2.不合格品的标识
包括信息描述,标签、标记、色标、划线区域等;基本信息一般有:物料名称、批次、检验日期、不合格原因/项目、数量等。
3、不合格品的隔离和处置。
a.不合格品堆放区域的不合格品与合格品能有效隔离:包括在线上、线边和待处理区
b.不合格品不能被随意取出:如自动剔除工位.
c.交接班、产品切换时必须及时处置不合格品.
三、不合格品遏制
1、启动遏制:发现的不合格不是孤立存在的,还可能/同时存在于:供方、仓库、前工序、后工序、在库完成品、客户处(甚至用户端)
2、只要触发报警就应考虑启动遏制
3、清晰有效的定义遏制范围,能有效保证遏制的全面性和完整性,特别关注如:不合格品区/报废区、在途、线边库……
4、预先识别所有需遏制区域并建立对应的遏制清单。
5、建立经批准的遏制检查方法:
必要的作业指导书/检查操作方法/合格&不合格标准等;
6、基于生产记录进行遏制:保证数量的符合性。
7、有效的内外部沟通:信息同步;
8、建立清晰的断点;
9、保留完整的记录;
10、必要的管理层参与,如放行。
四、返工/返修要求
返工:为使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
返修:为使不合格产品或服务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
1、返工/返修作业指导书(操作要求、记录要求)
2、返工/返修品追溯办法(标识要求、追溯记录、放行授权),追溯记录一般有问题描述、梳理、处置时间、处置责任人、处置方式、再检查结果、监察人等。
3、独立的返工/返修专用区域(极简单的低风险操作可以在线操作)。
4、返工返修后的产品需要再次检验,必要时需客户批准。
【不合格品控制相关文件:】
(完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每日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