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3日,“五一”假期的最后一天,正值晌午,天空中的雨滴也逐渐稠密了起来……
一位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走进了建湖县公安局近湖派出所值班室,值班人员高基枫热情的接待他们。在交谈中得知,这位老人姓赵,七十多岁,在1959年时便跟随他的父母从建湖县搬迁到了上海市,这期间他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建湖县省亲,随着年龄越来越大,已过古稀之年的他终于下定决心,于是在女儿的陪同下乘坐私家车踏上了故乡寻亲的旅程。
到了建湖,父女俩才发现如今的故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凭着赵老手里仅有的一点点线索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
(相关资料图)
“我父亲只记得童年时生活的乡镇叫做近湖乡,童年时所在的村庄叫做阮赵庄。”因此,抵达建湖后,父女俩首先根据网上查询的地址,来到了现今的建湖县近湖街道。
由于年代久远,人海茫茫,经历了一个甲子的“近湖乡”已改成近湖街道,而当年的“阮赵庄”现今具体在什么位置,无人知晓。眼看着“五一”假期即将结束,返程的日期将近。女儿忽然想到了,找派出所求助,说不定有老户籍或者档案可以看到希望。
听了赵老千里寻亲、寻根的故事,高基枫立即展开寻找工作。他凭借着多年从事公安工作的经验对父女俩分析道:“我个人觉得阮赵庄之所以叫阮赵庄,极有可能是当时这个村里的绝大多数人姓阮或者姓赵所致,如今导航搜不到阮赵庄,很可能这个地方已经被行政拆分后重组。”父女俩对此分析表示同意。
高基枫拿出手机地图,开始搜索起近湖街道内带“阮”字和带“赵”字的村庄定位,经过了一番摸排之后,高基枫发现:地图上的阮家庄、阮东舍以及赵家墩这三个地方是连在一起的……
于是高基枫指着地图上阮家庄、阮东舍以及赵家墩所构成的区域对老者和他女儿说道:“你们要找的阮赵庄极有可能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!”考虑到赵老年岁已高且家在外地不方便,高基枫主动留下老人的联系方式,并劝慰老人安心等待。
高基枫根据老人提供的有限的身份信息,结合大概的年龄,一边在系统中寻找对比,一边联系询问曾经片区的老民警老干事,用现代数据分析和传统以人寻人相结合,不放过一点潜在希望。
经过民警高基枫多方联系,最终获得一条重要线索,辖区一群众曾经就在阮赵庄生活过。在核实相关情况后,高基枫及时联系赵老父女,牵线搭桥让双方建立联系。
“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找到,非常感谢建湖公安。”赵老感激地说。临行前,赵老表示,以后有时间,他会带着家人再回老家,与亲人团聚。
(张如生 孙蓓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每日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